中国国际当代艺术研究计划(Chin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,简称 CIACA)


中国国际当代艺术研究计划(CIACA)宣言

副标题:从“操作系统”到“文化菌群网络”的行动草案

  • 前言:在断裂与生成之间

    世界正处在一个深刻的历史断裂点,当代艺术正处于多重危机的漩涡。资本逻辑、制度僵化、符号化庸俗、精英内卷,使艺术日益远离其生成性的本质。艺术,这本应是创造、感知与意识生成的实验场域,正逐渐被磨损为表演化的景观、被消费的符号。旧的秩序在自身的重量下循环、腐朽。AI时代的到来,不仅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挑战,更是对艺术本质与边界的重新定义。CIACA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、自洽、且能与未来智能生态共生的艺术系统,而非被动接受,无法回应智能时代提出的根本性挑战。

    面对这场结构性的危机,简单的批判或个体的突围已然无力。我们需要做的,不是修复一个过时的系统,也不是一个社群的成立,而是一场开放式实验的开始,是发布一个全新的系统

    在此刻,我们宣告:中国国际当代艺术研究计划 (CIACA) 正式启动。

    我们不是旧范式的被动继承者。我们的使命,不是一次“系统重启”,而是启动一套全新的“文化菌群网络”,我们邀请全球的创造型艺术家,共同参与它的分解、发酵、再生与突变。我们的使命,不是建造一座圣殿,而是营造一片文化实验土壤。

第一章:旧系统的崩溃:我们为何必须行动?

任何新系统的诞生,都源于对旧系统根本性缺陷的诊断,我们直面旧系统的积弊,更着眼于建立一个开放、去中心、活力的系统,让艺术真正回归其作为文明导航灯塔的使命。

我们明确反对,并致力于超越:

  • 僵化的制度霸权: 艺术的标准、价值与历史叙事,不应再由少数中心化的节点(美术馆、资本、学术权威)所垄断。
  • 符号化的空洞实践: 艺术的本质,不是在既定游戏规则内追逐流量与策略的胜利,而是创造新的游戏规则。
  • 滞后的知识体系: 创作与思考,必须摆脱无法解释新现实的过时范式,主动与当代哲学、科学和技术进行深度对话。
  • 精英主义的自我封闭: 艺术的使命,是作为意识的连接器与社会的催化剂,而非自我隔绝的“圈内游戏”。
  • 创造力的庸俗化: 当艺术沦为对成功范式的不断自我模仿与稀释,它便丧失了作为文明探索前沿的活力。

然而,我们不宣称与历史的彻底断裂。我们承认,这些正在瓦解的“旧系统”,既是新生态生长的阻碍,也是其分解和再利用的养分。CIACA将是这个转化过程的积极分解者发酵者

第二章:核心理念——从“宣言”到“行动实验室”, 我们主张什么?

宣言的时代已经过去。我们不再发布抽象的“协议”,而是建立五个相互渗透、持续演化的行动实验室 (Action Labs),作为CIACA实践的核心引擎。它们不是独立的部门,而是我们“文化菌群网络”中功能各异、协同作用的核心菌株

  1. 意识与感知实验室 (The Consciousness & Perception Lab)
  • 我们主张: 艺术的终极目标,是直接作用于人类、人工智能乃至未来共生智能体的意识生成与扩展。我们关注的,是作为一切经验之源的“感知”本身是如何被建构、被操纵,以及如何被解放的。
  • 行动方向:艺术的核心价值,在于其重构我们感知世界的能力,并促进不同意识形态间的理解与融合。探索神经科学、现象学与沉浸式媒介的结合;开发新的感知训练方法;研究并创造能够引发“意识相变”的艺术体验。这是我们网络的终极目的 (Telos)。
  1. 元流实验室 (The Metaflux Lab)
  • 我们主张: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其跨越边界的自组织流动,是媒介、技术、资本与文明的相互渗透。我们不再将艺术视为孤立的“作品”,而是追踪、引导并创造这些塑造我们现实的“元流”。
  •   行动方向: 媒介考古与批判;数据流可视化;算法伦理研究;将艺术实践作为一种对信息流、注意力流、资本流的干预策略。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其动态的连接与演化,在无中心的场域中不断生成新的范式。这是我们网络的核心方法 (Methodos)。
  1. 系统论与整体性思维实验室 (The Holism Lab)
  • 我们主张: 以超越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,用整体性与系统性看待艺术与世界。我们必须为这个日益割裂的世界,提供一种新的认知框架。
  • 行动方向: 我们将借鉴东方整体论智慧与当代科学(如复杂性科学、量子物理),与当代科学前沿(如复杂性科学、量子理论、生态学);建立一个非二元的认知框架,推动艺术与科学的深度整合研究。这是我们的底层世界观 (Weltanschauung)
  1. 超个体生成实验室 (The Trans-Individual Lab)
  • 我们主张: 突破“个体天才”的创作神话,推动跨群体、跨学科、跨物种、跨文明的共同创造。未来的伟大创造,必然是系统性共创的产物。
  • 行动方向: 艺术的力量,将从个体英雄主义转向基于开放平台、智能协作工具的系统性共创。开发并实验新的分布式协作工具(如DAO);研究人机共创的模式与伦理;孵化基于开放平台与协议的“超个体”艺术项目。这是我们网络的生产方式 (Modus Operandi)。
  1. 分布式网络与节点的全球化协议 (Globalization Protocol):
  • 我们主张: 艺术的未来在于开放的跨文化协作,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、技术伦理、文明冲突等行星性挑战。我们追求的,不是抹平差异的“全球化”,而是尊重异质性的“行星化”。
  • 行动方向: 构建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的、去中心化的全球节点网络;发起针对全球共同议题的跨文化艺术项目;将CIACA打造为全球与其他地区进行平等对话的界面。这是我们网络的运行疆域 (Territorium)。

第三章:新生态的实践:我们坚持什么?

基于以上核心理念,我们坚持以下的研究与实践路径,以确保“文化菌群网络”的有效运行:

  • 我们坚持重建艺术本体: 拒绝将艺术沦为符号消费或权力游戏,坚定地回归艺术作为生成性 (Generative)创造性 (Creative) 活动的本质。
  • 我们坚持拓展交互场域: 艺术必须被重新置于意识、技术与社会的张力三角中,在多维度的交互与碰撞中,开辟新的存在方式。
  • 我们坚持探索创新机制: 艺术的评价、传播与合作,必须摆脱权力的垄断。我们将积极探索并实验去中心化的、透明的、基于社群贡献的新生态机制。
  • 我们坚持构建新共同体: 为下一代创造者建立一个可持续、系统化、全球化的创作与交流网络,使其免于孤立和内耗。
  • 我们坚持艺术的未来导向: 艺术不是重复旧秩序的影子,而是生成未知世界的勇敢前沿。

第四章:行星性视角与批判性提醒

CIACA在中国发起,但我们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文化中心主义。我们的核心视角是行星性 (Planetarity)

  • 它意味着多中心、多文化、多物种的共存与共生。
  • 它强调基于差异性的对话,而非同质化的整合。
  • CIACA是行星网络中的一个节点,一个从东方思想出发,向全球开放的界面。

同时,我们对自己手中的工具,始终抱持批判性的警惕

  • 我们警惕工具主义的诱惑:“艺术作为实验室”可能滑向对效率和解决方案的过度追求,从而压制艺术中宝贵的“无用之用”。
  • 我们必须始终为脆弱性、矛盾、诗意与不可操作性保留空间。

因此,CIACA不追求一个完美的、高效的系统,而是守护一片允许失败、异质、荒原般野蛮生长的实验土壤。

结语:我们的宣告

我们,中国国际当代艺术研究计划 (CIACA),在此宣告:

我们不是在成立一个封闭的组织,而是在启动一个开放的网络。
我们不是在成立一个社群,而是在启动一套协议
我们不是在继承一段僵化的历史,而是在共创一种流变的未来

我们拒绝停滞与愚蠢,拒绝虚假的繁荣与内卷的狂欢。
我们呼唤新的艺术语法、新的意识疆域、新的社会连接。

我们相信,艺术不是文明的装饰品,而是其生成与再生的核心引擎

我们在此发声:
艺术必须重生。
而我们,就是它重生的土壤。

欢迎加入这场实验。

 

联系我们

  • 联系人:艺术家 / EchoForge团队
  • 邮箱:Ciaca@gmail.com
  • 电话:+86 15801063561
  • 社交:微博/微信公众号 @CIACA